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手機版

參政議政平臺 郵箱登陸

當前位置: 首頁>會員風采>會員風采

沙克:為大運河立傳的詩人

發(fā)布時間:2022-07-19     來源:民進江蘇省委會

放大

縮小

  編者按:2022年7月4日至5日,民進會員沙克撰寫的《詩意的運河之都》詩集研討會在江蘇省淮安市舉行,全國文學界、文藝評論界領導和大家名家吉狄馬加、莫言、胡占凡及淮安詩人專家、民進淮安市委會主委、淮安市民政局局長李萍等相關人士,以線下線上等方式出席或參與會議。

  河流和水域,是生命的發(fā)源之處,也是人類文明的根本起源。大運河及其連通的水系四通八達,數千年滋養(yǎng)一方生態(tài),塑造了輝煌文明。長期身處這樣的河域,不可能不為它歷史性的存在、作用和意義而感動,不可能不因它而受惠、不為它而付出 。

  當代知名詩人、文藝評論家,“新歸來詩人”群體的倡導者和代表人物,民進會員沙克,將40年來耳畔從未中斷過的運河流淌之聲匯集成詩歌,成就了《詩意的運河之都》。作品滲透了淮安的山水景色、風俗民情、文化精神,即使是題材開闊的家國記憶篇,也涵蓋著淮安生活的現當代史。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歌委員會主任、第九屆中國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國際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評價說,沙克“是在用詩歌的方式為一條河流——大運河立傳”。

  一部為大運河開篇立傳的詩集

  長城、都江堰、大運河等偉大工程,刻錄在世界文明發(fā)展史上,是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沙克作為大運河的“兒女”,始終將為大運河立傳寫詩作為夢想,將實現大運河物質、精神文明的集中再現作為己任。

  《詩意的運河之都》是淮安市大運河辦與沙克簽約于2020年出版的重點作品,是淮安市委宣傳部創(chuàng)優(yōu)作品,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定點深入生活項目的扶持作品,是一部書寫祖國、故土與河流的詩集,也是第一部書寫運河文明、千古淮揚的個人主題詩集。此次在周恩來總理的故鄉(xiāng)江蘇淮安召開詩集研討會意義非凡,是在偉人的見證下,為國家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一位本土文化情緣深厚的詩人

  沙克長期工作生活在淮安,是一位名副其實行走在運河兩岸的詩人,這部詩集是他向哺育他成長的運河、向他的家鄉(xiāng)淮安捧出的一片赤誠之心。

  書中作品滲透了大運河流域的山水景色、名勝古跡、家國歷史、風俗民情和人文精神,直接間接地通達著華夏歷史、民族血脈的時間隧道,是歷史性、當代性、思想性、藝術性及詩學價值充分融合的詩歌集萃。吉狄馬加總結沙克的詩歌創(chuàng)作說,沙克的詩歌是有根的寫作,有著深厚的本土文化情緣,與運河流域及這片土地的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一份富有人文良知的使命擔當

  沙克圍繞大運河兩岸的歷史風物,以小切口入手,把從少年到現在的人生和命運深刻地寫在了里面,變現了運河兩岸詩人的社會責任。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莫言在賀信點評中說:“《詩意的運河之都》是一部書寫祖國、故土與河流的詩集,其中的每一首詩都是藝術化的現代通用語言,它們既是運河流域的,與運河沿線地域直接相關的,又是豐富深厚、無邊無界的,與詩歌文化傳統(tǒng)及人類的尋根語境相承接。作品文本的思想藝術純度,差異化的角度手法和語言打磨,體現了一位當代詩人的鮮明風格,也具有對主流文化的獨特闡釋,富于現代性體驗下的人文良知和使命擔當?!?/p>

  沙克,當代著名詩人,國家一級作家,文藝批評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原民進淮安市委會直屬四支部主委。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第六、七、八屆淮安市政協(xié)委員?;窗彩形乃囋u論家協(xié)會主席,淮安市大運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淮安市作家協(xié)會顧問,兼任《中國文藝家》雜志副總編輯、藝術總監(jiān)。

作者:江芮     責任編輯:邵飛
Copyright 1996 - 2020 sandcrabproductio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民主促進會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主編信箱
京ICP備0502631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