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2017教師節(jié)  >  身邊的民進好教師

奉獻無悔青春

——記全國優(yōu)秀教師鄭春根

發(fā)布時間:2016-08-31  來源:民進河北省委會

放大

縮小

  人物簡介:

  鄭春根,1971年6月出生,男,漢族,河北省邢臺市第五中學物理教師、政教處主任、美術部主任,民進會員。1998年獲河北省首屆青年教師物理優(yōu)質(zhì)課大賽二等獎,多次獲得全國物理競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 2000年度和2006年度兩次榮記二等功,2006年還被市教育局授予“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性職工”活動標兵, 2008年被市教育局評為“優(yōu)秀教育科研型教師”,2013年獲市級德育先進工作者,2014年獲得市級“三育人”先進個人。

  人物事跡:

  鄭春根是河北省邢臺市第五中學的一名物理教師。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教育教學一線,成績突出。1998年獲河北省首屆青年教師物理優(yōu)質(zhì)課大賽二等獎,多次獲得全國物理競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多次獲得優(yōu)秀班主任稱號,2000年度和2006年度兩次榮記二等功,2006年還被市教育局授予“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性職工”活動標兵,2006年還獲得市教育局組織的自制教具大賽二等獎,2008年被市教育局評為“優(yōu)秀教育科研型教師”,2013年獲市級德育先進工作者,2014年獲得市級“三育人”先進個人。

  鄭春根十分熱愛課堂教學,不僅閱讀大量專業(yè)教學資料,對待教學工作更是一絲不茍。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用最貼近生活的事例,如,講解壓強時用“眼鏡上的鼻托有什么作用”啟發(fā)學生,還積極動手自制儀器,改造教具,巧妙設計實驗,不僅要現(xiàn)象明顯而且能夠帶動學生動腦動手。一份耕耘一份收獲,1996年下半年獲校級優(yōu)質(zhì)課大賽一等獎;所教班級成績均獲得教學成果一等獎,1998年代表邢臺市參加河北省首屆青年物理教師優(yōu)質(zhì)課評選,獲省二等獎;所教學生多次在物理競賽中榮獲一、二、三等獎;2006年在省級示范高中提前錄取考試中,所教學生有34人考取,部分被全國重點高中錄取。

  在擔任美術部年級主任的同時,鄭春根還承擔初中兩個班的物理課教學。2014年所教班級中考取得優(yōu)異成績,有10名學生考入市一中精品班。

  做班主任工作,不僅要熟知群體的心理,因材施教,還要進行科學的藝術的管理。鄭春根所帶班多次被評為校級文明班集體。多名學生在英語競賽、希望杯數(shù)學競賽中獲獎。鄭春根還特別注意后進生的轉(zhuǎn)化,一位同學在初二時沒有學習動力,成績下滑嚴重。他通過談話了解情況后,多角度與其談心、講道理,使孩子又重新鼓起勇氣,中考以512分的好成績考入省重點邢臺市一中。

  做年級帶頭人,只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工作才有說服力,為此經(jīng)常鄭春根經(jīng)超負荷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

  學生管理上,鄭春根非常注重思想教育和待優(yōu)生轉(zhuǎn)化,利用周會課,借助節(jié)假日、紀念日進行教育。他多次召開全年級待優(yōu)生會議、待優(yōu)生家長會。同時還經(jīng)常注意典型個體的教育,經(jīng)常有計劃地與問題生溝通談話。一位同學剛到美術部的時候,上課睡覺,課間還在廁所吸煙,鄭春根多次找他聊天談心,不僅幫他明確了目標,決心一定要考上天津美院,后來還進入到班級前十名。還有一位從外校轉(zhuǎn)入的同學,剛來的時候在學校帶手機、玩平板、頂撞老師。鄭春根多次找她談心、講道理,后來這個孩子變化也特別大,用家長的話說,這個孩子來到美術部之后好像變了一個人。

  鄭春根認為,教學管理必須遵循客觀規(guī)律,科學管理,實事求是。他在《創(chuàng)新》校報上刊登《初三寄語》、召開中考百日誓師大會、美術生80天誓師大會、50天表彰大會、30天家長會、考前心理疏導大會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廣大師生累并快樂的學習和工作。

  2012年至今,鄭春根擔任美術部年級主任。2013年的高考,美術部師生創(chuàng)造了自組建以來的最好成績。提前A錄取83人,提前B錄取43人,本二以上錄取率49%。他所帶年級組還榮獲2013年市“巾幗示范崗”榮譽稱號。

  在做好年級管理工作和教學之外,鄭春根積極投身教改。對杜郎口“三三六”教學模式、永威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模式以及魏書生和馮恩洪的教育教學理念都有較深入地學習和研究。目前他正深入研究課程設置并時刻關注高考改革。

  雖然辛苦,但鄭春根享受其中;雖然勞累,但鄭春根無怨無悔。他說:“今后我依然會在教育這片田園里勤奮耕耘,積極探索,奉獻我無悔的青春?!?/p>

作者:     責任編輯: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