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簡介 新聞動態(tài) 專題論壇 參政議政 社會服務 同舟時評 會務文獻 民進風采 資料中心 民進動態(tài) 會史資料 學習研究 領導著述 聯系我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民進專題 > 中發(fā)五號文件專題 > 踐行篇


民進"八大"以來的參政議政工作(1997年12月--2002年11月)


2000年5月,許嘉璐主席考察滇池污染治理情況。
2000年5月,許嘉璐主席考察滇池污染治理情況。
2001年7月,許嘉璐主席考察楊凌克隆羊基地。
2001年7月,許嘉璐主席考察楊凌克隆羊基地。
2001年12月,民進中央在京召開“民進全國出版界會員座談會”。
2001年12月,民進中央在京召開“民進全國出版界會員座談會”。
    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之一。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親密合作的參政黨,民主黨派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執(zhí)行。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就是對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和執(zhí)行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及時反映社會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和群眾呼聲,幫助黨和政府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這是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責,也是應盡的義務。1997年12月,民進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第一次會議在確定本屆中央委員會工作主線的同時,對參政議政提出了“鞏固老陣地,開拓新領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參政議政質量和整體水平的總體工作思路。1998年5月,會中央在合肥召開全國參政議政工作座談會,總結參政議政工作經驗。在這次會上,許嘉璐主席更將參政議政提到“民主黨派命脈”的高度,要求全會各級組織和個人都要充分重視參政議政工作,提高責任感,積極參與其中。同年底,民進八屆二中全會集中討論了參政議政工作,并通過《民進中央關于加強參政議政工作的意見》,要求全會貫徹執(zhí)行。

    五年來,會中央和地方各級組織切實加強對參政議政工作的領導,主要負責人帶頭參與,同時健全機構,充實力量,注意調動廣大會員的積極性,強調發(fā)揮組織的整體功能,使全會參政議政的質量和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會中央加強全會參政議政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會員對參政議政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許嘉璐主席在民進各個層次的會上,多次反復強調參政議政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職能之一,它是民主黨派存在的基礎所在;民主黨派參與國家政治、參與國家管理,其重要內涵之一就是參政議政;參政議政深入程度和水平高下,也是社會認識、認同民主黨派的重要標準。1998年5月,許嘉璐主席在安徽合肥民進參政議政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命脈”的重要觀點,得到全會的一致認同;同年12月,民進九屆二中全會重點研究討論有關加強參政議政工作的問題,并通過了《民進中央關于加強參政議政工作的意見》。認識提高了,行動就會自覺。二中全會之后,各級組織把參政議政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負責人親自參加調研,廣大會員積極參與,從而使全會的參政議政工作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二)制訂適應時代需要又符合民進實際的參政議政工作方針,健全各級組織的參政議政機構,建立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形成工作機制,使全會的參政議政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會中央領導集體根據新形勢下民主黨派面臨的新任務,適時提出了我會的參政議政要“鞏固老陣地、開拓新領域”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方針,即我們既要在我會有傳統優(yōu)勢的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和文化、出版、科技、醫(yī)衛(wèi)等領域繼續(xù)保持領先和優(yōu)勢地位,并進一步拓展、深化在這方面的工作,同時又要適應形勢需要,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不斷拓寬我們的思路,擴大參政議政領域,服務大局。如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三農問題、民營企業(yè)、環(huán)境保護、金融財政、法律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事件,都需要我們去思考、關注、關心。會中央提出“開拓新領域”這一口號,是基于民進的人才結構近幾年有了較大變化,除教育、文化、出版界外,其他如科技、醫(yī)衛(wèi)、經濟、農業(yè)、環(huán)保、金融、法律等方面也都擁有一大批學有專長中青年骨干,他們是我會的新鮮血液,這些中青年骨干不僅業(yè)務精湛,而且都十分關心政治,熱心會的工作,參與意識強烈。有了這樣的基礎,就使“開拓新領域”能夠成為現實。工作方針確定后,會中央要求各級組織充實力量,健全參政議政的工作機構,加強包括人才庫、課題檔案庫在內的一系列基礎性工作的建設,并制訂從選題開始、經篩選、確定題目直到最后報告形成的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形成有序的工作機制。

    (三)采用正確的工作方法,一是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充分調動個人與組織的兩種積極性,即調動廣大會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和組織的整體優(yōu)勢,在個人積極參與的基礎上,由組織薈集各方面的專家學者、精英人才,集中他們的智慧,在參政議政方面提出有見地、有質量的意見和建議;二是中央與地方、省委會與地市相結合,即中央的、省級的專題調研可以和相關的省、地(市)聯手,或者地方有好的選題,中央和省級組織參加一起調研;三是會內會外相結合,即在充分重視發(fā)揮會內專家的作用的同時,還可以借助會外專家學者的力量,邀請與我們關系密切、又有共同志向的“民進之友”一起參加調研和論證工作。這樣做既能提升我們參政議政的質量和水平,又能擴大民進的影響。

    (四)充分重視專家的作用。新形勢下的參政議政具有涉及面廣、專業(yè)性強的特點。參政議政要參到關鍵處,除了須有敏感的政治洞察力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專業(yè)知識,以提出有見地、有質量的意見和建議。因此,本屆會中央領導特別提出,各級組織都必須重視專家學者的作用,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他們的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尊重他們的意見。會中央首先做好各專門委員會的工作。一是定期召開專委會會議,向專委會委員就參政議政工作提出咨詢,傾聽他們的意見;二是利用他們本職工作的便利和成果,為中央的相關的調研專題服務,如《“西氣東輸”工程應當進行更為深入的論證》、《采取切實措施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建立社會信用機制》等提案,都是委員們結合各自的崗位工作提出的,由于對本領域情況的熟悉,這些提案、建議大都具有情況真實可靠、建議措施對路、可行性強的特點,因而能引起較大反響;三是根據需要,邀請相關的委員參加會中央的專題調研,如中共中央統戰(zhàn)部2000年組織的各民主黨派中央領導“西部大開發(fā)”考察,2001年組織的“三農”問題考察,以及許嘉璐主席親自帶隊的有關“星火西進”、三農問題、農村貧困地區(qū)的義務教育問題、學前教育問題、特殊教育問題、三峽移民問題等專題調研,都安排有專委會委員參加。專家的參與,對這些調研取得積極成果有重要的幫助作用。四是邀請專委會相關委員和參加會中央組織的專題研討會。1999年在武漢召開的“長江中上游水患綜合治理座談會”、2000年在成都召開的“西部大開發(fā)研討會”、2001年在岳陽召開的“洞庭湖暨長江中游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研討會”,都邀請了一批包括地方的會內專家學者和與民進關系密切的會外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一起參加研討。會外專家學者和地方官員的參加,不僅有效擴大了我們民進的影響,而且使研討更加深入細微,成果更加豐碩。我們在這三次會議的基礎上,分別形成了《關于建立長江防洪新體系的建議》、《關于西部大開發(fā)中要特別重視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問題的建議》、《關于長江中游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建議》等三份建議書,呈送中共中央、國務院,都得到中央的重視和肯定,此外,在這三次會議的基礎上,我們并形成了《對長江防洪體系建設的思考》、《對西部大開發(fā)的思考》和《對濕地保護與利用的思考》等三本論文集。為在更大范圍調動和發(fā)揮我會中青年專家學者的作用,同時也為他們搭建參加國家政治活動的平臺,在許嘉璐主席的倡議下,2000年6月,會中央聘請了北京地區(qū)的14位學有專長的中青年骨干為會中央參政議政特約研究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為會中央的參政議政、專題調研的選題出謀劃策,接受會中央有關參政議政的咨詢,參加會中央有關參政議政的調研活動,以及會中央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一年多來,特約研究員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參加會中央的相關活動,為民進參政議政質量和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五)根據14號文件的有關精神,進一步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的對口聯系。幾年來,會中央主要領導先后拜訪了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農業(yè)部、國土資源部、文化部、衛(wèi)生部、水利部、林業(yè)局、環(huán)?偩、出版署等部委,與部領導和有關司局座談,交流信息,溝通情況;省級和一些地市組織也主動加強與政府對口部門的聯系,了解情況,爭取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年來,我會參政議政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每年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呈送若干份事關重大、有一定質量的建議書,依次是《建議將節(jié)約、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可簡稱“節(jié)約資源”)確定為我國的基本國策》(1998年)、《關于建立長江防洪新體系的建議》(1999年)、《關于在金沙江干熱河谷推廣種植西蒙得木的建議》(2000年)、《關于西部大開發(fā)中要特別重視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問題的建議》(2001年)、《關于長江中游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建議》(2001年)、《采取有力措施,促進貧困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鞏固和提高的建議》(2001年)、《關于盡早制定〈學前教育法〉的建議》(2001年)、《關于長江下游環(huán)境保護與修復的建議》(2002年)。這些建議書都引起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重視和關注,所提的建議都被黨中央、國務院采納或部分采納,有些建議書中央首長還作了重要批示。

    2、在每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我會都有一篇大會口頭發(fā)言,同時提交一批以民進中央名義署名的提案,內容涉及教育、科技、西部大開發(fā)、文化、出版、三農、環(huán)保、金融經濟、醫(yī)衛(wèi)、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等許多領域和方面,這些發(fā)言和提案都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其中2000年提交的《建設隴海線星火產業(yè)帶,推動中西部經濟發(fā)展的建議案》被列為當年1號提案,在社會引起積極反響。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會請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農業(yè)部聯合辦理此案,認真仔細聽取我會的意見;國家科技部并決定采納我會建議,將建設西部隴海線星火產業(yè)帶列入科技部“十五規(guī)劃”,作為科技部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一項重要工作。同年提交的《“西氣東輸”工程應當進行更為深入的論證》的提案,也引起了高層領導的重視,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為此召開專題辦案工作座談會,邀請國家計委介紹西氣東輸的有關情況并聽取意見。

    3、積極參與全國政協和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的重大項目的專題調研活動,五年間,會中央領導先后參加了中共中央統戰(zhàn)部組織的有關西部大開發(fā)、“三農”、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專題調研,深入甘肅、陜西?
[關閉窗口]

民進簡介 新聞動態(tài) 專題論壇 參政議政 社會服務 同舟時評 會務文獻 民進風采 資料中心 民進動態(tài) 會史資料 學習研究 領導著述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 中國民主促進會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