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民進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  >  論述

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發(fā)布時間:2014-09-11  來源:新華網

放大

縮小

  ——我們紀念鄧小平同志,就要學習他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無比堅定的崇高品格。信念堅定,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鮮明的政治品格,也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應該挺起的精神脊梁。

  早在蘇聯求學期間,鄧小平同志就立志“更堅決的把我的身子交給我們的黨,交給本階級”。在此后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個人處境如何艱難,無論革命道路如何坎坷,鄧小平同志都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堅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光明前景。他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泵鎸Ω锩鼞?zhàn)爭的槍林彈雨,他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面對新中國建設的艱難局面,他勵精圖治、百折不撓;面對“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他信念執(zhí)著、從不消沉;面對國際國內政治風波,他冷靜觀察、從容應對,堅信馬克思主義、堅守共產主義理想,堅持在社會主義道路上推進我國現代化事業(yè)。

  1992年,88歲高齡的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薄安灰@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

  鄧小平同志對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具有深刻認識,他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人的團結,要團結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我們過去幾十年艱苦奮斗,就是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奮斗?!?/p>

  革命理想高于天。沒有一大批具有堅定共產主義理想的中華兒女,就沒有中國共產黨,也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今天我國的發(fā)展進步。要把我國發(fā)展得更好,離不開理想信念的力量。我們共產黨人錘煉黨性,首要的就是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我們要學習鄧小平同志矢志不渝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奮斗的執(zhí)著精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忍不拔、風雨無阻朝著我們的目標奮勇前進。

  ——我們紀念鄧小平同志,就要學習他對人民無比熱愛的偉大情懷。熱愛人民,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堅守的力量源泉。

  鄧小平同志曾經寫道:“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同志從對人民的摯愛,延伸到對黨、對祖國的摯愛。他說過:“我的生命是屬于黨、屬于國家的?!边@質樸的語言,集中表達了鄧小平同志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大愛。

  鄧小平同志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他強調:“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痹谒囊簧校瑹o論身居要職還是身陷困苦,都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努力為黨和國家分憂解難。

  鄧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進人民福祉。他多次講:“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fā)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彼I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心中想著的就是最廣大人民。

  鄧小平同志堅持從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活動中吸取思想營養(yǎng)和前進力量。他說:“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絕不是一個人腦筋就可以鉆出什么新東西來”,“這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他反復強調,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和作出決斷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鄧小平同志始終以人民利益為最高準則來開展領導工作。

  愛祖國、愛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愛。我們要學習鄧小平同志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大愛,始終為人民利益而奮斗,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腳踏實地踐行黨的宗旨,把自己的一生交給黨和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我們紀念鄧小平同志,就要學習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品質。實事求是,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點,也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應該遵循的思想方法。

  鄧小平同志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常說自己是“實事求是派”,反復強調“拿事實來說話”,“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提倡這個,不要提倡本本。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薄耙⌒庞诿?,要干出實績”?!邦I導者必須多干實事?!编囆∑酵疽砸簧膶嵺`證明,他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思想家、政治家、戰(zhàn)略家,也是一位求實、務實、踏實的實干家。

  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面對國家困難,鄧小平同志提醒各級干部要“實事求是地說明情況”。當時為了推動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他說:“生產關系究竟以什么形式為最好,恐怕要采取這樣一種態(tài)度,就是哪種形式在哪個地方能夠比較容易比較快地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就采取哪種形式;群眾愿意采取哪種形式,就應該采取哪種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來?!?/p>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志更加強調堅持徹底的求真務實精神。他說:“我讀的書并不多,就是一條,相信毛主席講的實事求是。過去我們打仗靠這個,現在搞建設、搞改革也靠這個?!彼麖娬{,要把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判斷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標準。正是因為具有這種徹底的求真務實精神,鄧小平同志果斷從容處理了黨和國家面對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指導黨和人民劈波斬浪開創(chuàng)了黨和國家事業(yè)新局面。

  事實是真理的依據,實干是成就事業(yè)的必由之路。這也是“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真諦。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反復證明,只有制定符合實際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實際的工作方法,黨和人民事業(yè)才能走上正確軌道,才能取得人民滿意的成效。我們要學習鄧小平同志善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察世界、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和領導藝術,掌握真實情況,把握客觀規(guī)律,發(fā)揚務實高效、不尚空談的工作作風,踏踏實實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貫徹落實好。

  ——我們紀念鄧小平同志,就要學習他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政治勇氣。開拓創(chuàng)新,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鮮明的領導風范,也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具有的歷史擔當。

  綜觀鄧小平同志70多年的革命生涯,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上始終洋溢著一種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勇氣,一種善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善于打開新局面的銳氣。

  1975年,鄧小平同志在領導全國大刀闊斧的整頓工作期間,斬釘截鐵地說:“現在問題相當多,要解決,沒有一股勁不行。要敢字當頭,橫下一條心。”1977年復出后,面對長期形成的思想禁錮狀況,鄧小平同志鮮明提出,不能“書上沒有的,文件上沒有的,領導人沒有講過的,就不敢多說一句話,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轉”。他諄諄告誡我們:“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很快?,F在的一年抵得上過去古老社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p>

  鄧小平同志強調:“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礈柿说模痛竽懙卦?,大膽地闖”,“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yè)”。鄧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鄧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問題,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正是在鄧小平同志倡導和支持下,改革大潮匯聚成時代洪流,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

  越是偉大的事業(yè),往往越是充滿艱難險阻,越是需要開拓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前進道路上,我們將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要學習鄧小平同志敢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政治勇氣,細心觀察新的實踐和新的發(fā)展,尊重地方、基層、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果斷作出決策,把開拓創(chuàng)新作為一種常態(tài),不斷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又從實踐中作出新的理論概括,敢破敢立、敢闖敢試,義無反顧把改革開放不斷向前推進。

作者:習近平     責任編輯:施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