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修身達“禮” 溫文雅“慧”

——記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張禮慧

發(fā)布時間:2017-06-05  來源:民進重慶市委會

放大

縮小

  她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唱腔,又吸收了西洋美聲的演唱技巧,唱腔優(yōu)美舒展、高亢嘹亮而又細膩傳神,以精湛的演唱讓觀眾領略高雅藝術的魅力,成為重慶歌劇藝術界獲得我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項梅花獎的第一人,我國高等藝術院校院長獲此殊榮的第一人,全國各省市中最年輕的音協(xié)主席。

  作為重慶走向國際歌劇舞臺的歌唱家,她先后主演中外著名歌劇二十余部,如《芳草心》、《江姐》、《波希米亞人》、《蝴蝶夫人》、《小野小町》等,塑造了眾多生動的中外歌劇舞臺形象,其德藝雙馨的突出貢獻獲得群眾和同行的公認,被譽為集歌唱、表演、修養(yǎng)為一身的歌劇表演藝術家。

  她就是張禮慧,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進中央委員,民進重慶市委副主委,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優(yōu)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理事,重慶市文聯(lián)副主席,重慶市音協(xié)主席,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委員,重慶市爭光貢獻獎獲得者,重慶市十大杰出青年。2015年春又傳來佳音,張禮慧榮獲“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北京獨唱會

  乘著歌聲的翅膀放飛夢想

  “鄰居小孩學上老半天才會唱的兒歌,她只聽幾遍就能哼唱出它的調(diào)子來”。 張禮慧從小就展示出超常的歌唱天賦,更萌發(fā)了“要像磁帶里的阿姨那樣唱歌”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一直是學?!叭苄腕w育尖子”的她,高中畢業(yè)后選擇師從重慶群眾藝術館陳光遠老師,開始正式學習美聲唱法,于1987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歌劇表演系。乘著歌聲的翅膀,夢想從這里起飛。

  張禮慧不知疲憊,如饑似渴地展翅飛翔著,以勤懇的學習換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1991年,在重慶市歌劇院任獨唱演員期間,年僅25歲的張禮慧出演江姐并一舉獲得成功。“《江姐》連演40多場,場場爆滿,連過道上都擠滿了觀眾?!辈痪?,她憑《海的思念》獲得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專業(yè)組美聲唱法第三名的好成績,受到許多文藝團體的關注。一時間,她成了時常往返于北京、成都和重慶三地演出的“空中飛人”。然而,她并沒有放慢飛翔,為了飛得更高,她赴北京師從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資深聲樂教育家王秉銳,繼續(xù)勤學苦練,挖掘自己在歌劇表演方面的潛力。天道酬勤,1996年,在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她以一曲《故園戀》獲得專業(yè)組美聲唱法第一名,實現(xiàn)了自己的冠軍夢。1997年,由她擔任主演的歌劇《巫山神女》代表重慶參加北京`97國際歌劇舞劇年的演出,并在第五屆中國藝術節(jié)和京、津、蓉等地展演,1998年獲文化部文化新劇目獎,1999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羽翼漸豐飛翔在歌劇藝術的廣闊宇宙間,張禮慧自信而從容,把目光鎖定在了更高更遠的方向。

  赴美深造,展華人風采

  1998年,美國克羅拉多歌劇中心首次面向全世界招收歌劇演員,張禮慧以優(yōu)異成績?nèi)脒x,她放棄了在國內(nèi)正春風得意的事業(yè),遠赴美國,成為班上唯一的中國留學生。學歌劇的人都知道,當時只有在國外才有“真正意義上的歌劇藝術大氛圍”。不久在一年一度的克羅拉多國際歌劇詠嘆調(diào)大賽上,她憑借在歌劇《蝴蝶夫人》和《清教徒》選段里的出色表演,戰(zhàn)勝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優(yōu)秀選手,一舉奪得金獎,在當?shù)匾疝Z動,因為,此前還沒有華人在該項賽事中獲得如此佳績。

  特別令張禮慧終身難忘的是1999年4月初,朱镕基總理訪美。在歡迎宴會上,作為留學生代表,她深情地唱起《我愛你中國》,令在場華人熱淚盈眶。一曲唱罷,全場起立,熱烈鼓掌。讓在場的外國友人見證了華人的“團結、力量”以及“偉大的對祖國的眷戀和熱愛”。前駐美大使李肇星曾贊揚張禮慧為“中美友好大使”。

  后來,她又主演了《斗篷》、《波西米亞人》、《奧菲歐與尤莉迪切》、《修女安吉里卡》和《圖蘭多特》等多部西洋歌劇名篇,得到外國觀眾的肯定和青睞,被譽為集歌唱、表演、修養(yǎng)為一身的歌劇表演藝術家。

2012年,“張禮慧和她的女兒們——師生音樂會”。

  梅花綻放,藝壇競秀芳華

  2001年,在留學生活結束時,雖然已經(jīng)在國外站穩(wěn)了腳跟,但張禮慧毅然回絕美國多家劇院的挽留,放棄了國外優(yōu)厚物質(zhì)待遇,回到祖國。她說:“我已經(jīng)歷過所有我夢想的事情,那就夠了。我知道,我要回到我的祖國,那是生我養(yǎng)我、有恩于我的地方。”

  她將在國外學到的知識同中國傳統(tǒng)唱腔相結合,探索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融合,不斷錘煉自身的表演技能和歌唱技藝,使身、聲、情融為一體。她在眾多大型歌劇中但任女主角,如《芳草心》、《江姐》,《小野小町》,《巫山神女》等,特別是由她擔綱主演的氣勢恢弘的大型歌劇《巫山神女》繼獲得文化部“文化新劇目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后,又奪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白玉蘭獎”、“首屆巴渝文學獎”等重大獎項。

  她在北京、重慶舉辦多場獨唱音樂會,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高度贊賞和認可。2003年,她在首都天橋劇場成功舉辦獨唱音樂會,中組部長賀國強等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親自題詞“兼收中外望巔峰從無止境,并茂情深沁肺腑可遏行云”,外交部部長李肇星也親自致電表示祝賀。

  她先后隨重慶市政府代表團赴澳大利亞“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德國“重慶—杜塞爾多夫友好城市”簽字儀式演出,并受到胡錦濤主席的親切接見。她在2005年于重慶舉辦的亞太城市市長峰會上演唱主題曲《共同家園》,掀起峰會情感高潮。她還積極參加重慶市慶祝祖國60華誕大型文藝晚會等重慶市重要文藝演出活動。她精湛的表演,無懈可擊的聲音,為祖國,為重慶爭得榮譽與自豪。

  除了繁重的演出任務之外,作為市文聯(lián)副主席、重慶市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為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推進重慶內(nèi)陸地區(qū)高雅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她多次以個人名義邀請美國女中音歌唱家、歌劇導演朱迪斯·奧爾博士,俄羅斯功勛演員澳莉嘎·貢紀娜,美籍華人范競馬,歌唱家王秉銳、田玉斌等10余位國內(nèi)外知名藝術家來渝講學,促進重慶與國際聲樂理念接軌,為重慶整體聲樂水平的提高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心系群眾,遍及巴渝普惠于民

  作為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作為民進會員和政協(xié)委員,張禮慧始終不忘自己的社會責任。她說“藝術家首先必須是真誠和有社會良知的人!沒有對生活對藝術的真誠,沒有對周圍人群深沉的愛,藝術就會失去魅力而淪為一種僅僅是服務于感官的東西,看起來很美卻失去了靈魂”。

  為了讓重慶市民感受西方聲樂藝術魅力,她1999年率先在重慶舉辦了“講座式音樂會”,并先后在黨政機關、高校、部隊、大型企業(yè)、三峽庫區(qū)進行巡回講座達50場次,聽眾達40余萬人。

  她推掉報酬豐厚的商演,積極參加“三下鄉(xiāng)”、“送歡樂下基層”等活動,堅持為基層百姓“送真情、送大戲”。她帶領《江姐》劇組到三峽庫區(qū)巡演,從不因到區(qū)縣、小地方演出就敷衍了事。2003年開縣“12·23”井噴事故發(fā)生后,她主動請纓隨市委、市政府慰問團在大年三十赴事故現(xiàn)場慰問演出。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她第一時間率隊開展抗震救災義演,組織收集上千首音樂作品匯集成冊,取名《感動》。目前,該歌曲集已被汶川地震博物館和重慶圖書館收藏。

  作為民進會員和政協(xié)委員,她多次深入基層、學校、廠礦、農(nóng)村調(diào)查研究,提交各類提案、議案和建議上百個,受到領導的重視和社會的關注。2003年,開縣井噴事故發(fā)生后,她提出了“建立預警機制”的建議,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采納;關注“蝸居”問題,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關心留守兒童問題,建設性的提出了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關心大學生就業(yè),到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及就業(yè)市場調(diào)研,提出了可行的建議。她還熱心公益事業(yè),長期資助邊遠山區(qū)的貧困學生。

  從舞臺到講臺,絢麗人生更顯光芒

  從藝21年后的張禮慧,在藝術造詣和個人成就上,已在國內(nèi)外有一定影響,不少國內(nèi)外歌劇院、藝術院團以優(yōu)厚條件力邀加盟,但她都婉言謝絕,毅然決定轉(zhuǎn)向藝術教育事業(yè)。她認為投身藝術教育事業(yè)就是自己藝術生命的升華和延續(xù)。著名歌劇評論家劉詩嶸說:“她看重的決不僅僅是榮譽和物質(zhì)待遇,她更看重的是如何能夠有效的發(fā)揮所長,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藝報效祖國和人民對她的培養(yǎng)。” 2008年,重慶師范大學作為重點人才將其引進,擔任音樂學院院長。她迅速轉(zhuǎn)變角色,把自身豐富的演出經(jīng)驗和院團管理經(jīng)驗同學校教學和管理工作有機結合,探索出“兩手抓四頭”的人才培養(yǎng)新路。即一手在校內(nèi)抓理論教學、抓多能一專;一手在校外抓院團實習、見習基地,校企、校地實踐合作基地建設。學院的名聲和影響力在全市乃至全國師范院校中得到很大提升。2009年成功申報成為教育部中西部農(nóng)村音樂骨干教師培訓基地和重慶市音樂師資培訓基地。

  面對榮譽,永不懈怠

  如今的張禮慧雖然獲獎無數(shù),成績斐然,卻一如既往地低調(diào)著,塌實地在教育戰(zhàn)線上繼續(xù)奮斗著。她深知藝無止境,每次都將獲獎作為一個新的起點,當作激烈自己向更高藝術天空攀登的動力。她不斷深入推進聲樂、表演理論的研究與發(fā)展,先后發(fā)表了《演江姐學江姐》、《眼淚——我在“巫山神女”中的感情寫真》、《發(fā)現(xiàn)、醒悟、抉擇、奉獻——“巫山神女”女主角人物分析》、《感謝春天》等重要文章。

  她對重慶整體聲樂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她對藝術的追求和高尚的品德使她成為全國各省市中最年輕的音協(xié)主席、“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她是重慶人民的驕傲,是重慶民進的驕傲,是重慶文藝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青年們學習的榜樣。

  這就是張禮慧,一個用歌聲唱響藝術人生,綻放絢麗色彩的民進人。

作者:羅明蘭     責任編輯: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