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為師范生“下不去”支招
本報推出“"集民智、匯民聲"—我請代表委員捎個話”互動活動一周以來,許多市民通過微博、郵件、電話等多種方式與本報聯(lián)系。10日,一名高校大三學生小喬通過微博反映,自己是一名師范生,如今師范生人多崗少,競爭壓力大,自己又不愿意下基層任教,很迷茫。還有網友提出,網上流傳很廣的首屆免費師范生就業(yè)意向顯示,近九成選擇在中小城市和大城市就業(yè)。這是不是與免費師范生政策促進教育公平的初衷相差甚遠?如何破解?
加大基層教育投入
帶著這兩個疑問,記者與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西師范大學校長梅國平取得了聯(lián)系。梅國平認為,同學們想有一個更好的工作條件和發(fā)展前景,這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國內師范院校數(shù)量確實相對較多,師范生供需存在結構性矛盾,偏遠貧困的農村地區(qū)師資缺乏,但又沒有多少師范生愿意下去,有些師范生下去了,但又很難留住。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要解決起來也需要多管齊下。
梅國平指出,要切實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事業(yè)的投入力度,顯著改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大幅提高到基層任教、特別是偏遠貧困的農村地區(qū)任教教師的收入待遇。不妨可以考慮給在這些地區(qū)任教的教師發(fā)相當額度的專項補貼,并且在職稱評聘、進修培訓上給予一定傾斜?!叭绻軌蜃龅剿麄兊霓k學條件、收入待遇和職業(yè)發(fā)展讓城里的教師眼紅,我想這些地區(qū)肯定有老師去,也肯定能留得住?!泵穱秸f。
他還建議,要開展一些支持偏遠貧困農村地區(qū)基礎教育的專項項目,比如現(xiàn)在的“特支計劃”、“免費師范生教育”等,同時要大力支持地方師范院校開展“頂崗實習”、“支教實習”等活動。也要更加注重發(fā)揮科技的力量,重視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手段,這樣解決起來可能事半功倍。
完善免費師范生政策
至于網友提出的關于免費師范生就業(yè)意向的調查數(shù)據,梅國平表示并沒有掌握這一數(shù)據。他認為可能是由于前期的免費師范生都是在部屬高校,而且也是試點,人數(shù)分到各個省份都比較少,他們的期望值會相對高一點。江西師大去年剛招第一屆免費師范生,從目前學生的反應情況來看各方面都比較好。
對于如何讓免費師范生執(zhí)教農村,真正“觸底”,他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是要切實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事業(yè)的投入力度;再有就是從優(yōu)化完善免費師范生政策入手?!?/p>
他舉例說,原來的免費師范生是進來以后安排好了的,但是不妨在免費師范生的政策上進行一些完善。比如,江西師大的免費師范生就分兩個階段進行選拔,一段是高招錄取時,放了500個名額;另一段,放在入學一年時,再錄剩下的500個指標,這樣中間有個調整機制。原來是免費師范生錄進來的,如果將來確實不愿意當教師,可以申請轉到非師范生專業(yè);同時,外面的同年級學生通過一定的遴選程序又可以進來成為免費師范生。這樣就真正把讓愿意從教的學生遴選到免費師范生里面,讓不愿意從教的學生也有一個退出的渠道。
最后,他還提出,還要進一步強化免費師范生的職業(yè)養(yǎng)成、師德誠信教育,確保培養(yǎng)出來的免費師范生將來真正“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笆∥≌畬r村的基礎教育十分關心,去年決定在江西師大探索實施免費師范生教育工作,我們?yōu)榇藢iT成立了免費師范生院,正全力把它打造成為一項品牌工程?!泵穱窖a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