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民進藝苑  >  文學

“真實”的力量

——赴陽西二中送課有感

發(fā)布時間:2016-01-29  來源:民進珠海斗門總支

放大

縮小

  我是一個樂于接受挑戰(zhàn)的人。所以,當我校領導問我是否愿意去陽西二中送課時,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雖然當時我才剛剛從我校的公開周活動中緩過神來。

  送課,與校內(nèi)公開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所施教的對象將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群體。對學生情況知之甚少,而與學生又缺乏一定的情感基礎,這次送課無疑對我個人的專業(y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不僅需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層次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還要具備較強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做到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效實施。

  我是一個嚴謹?shù)娜?。在備課的過程中,我曾無數(shù)次預設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并不斷調(diào)整我的教學設計。教學難度一次次降低,教學內(nèi)容一點點縮減,教學活動也越來越“親民”,似乎只有這樣才可能適應陽西二中學生的基礎,只有這樣才可能營造出“熱火朝天”的教學場面,才可能達到所謂的“師生互動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在我對自己的這些調(diào)整感到“心安理得”的時候,就在我一步步落入這“功利”的俗套的時候,我卻聽到了來自我心靈的最真實的聲音:難道去送課就只是為了追求那虛無縹緲的熱鬧場面?難道去送課就只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教學技巧有多嫻熟?當然不。我想:任何時候,我都不應該為了追求所謂表面的榮光而忽略教育中最真實的東西:引發(fā)學生的深層思考,幫助學生成長。

  盡管陽西二中學生的基礎相當薄弱,但如果我不負責任地設計一些對提高學生成績幾乎無效但卻能營造出“良好”效果的活動,這不僅是對他們學生能力的輕視,也是對我教師職業(yè)的褻瀆。送課的目的不就是拿出一些個人覺得在教學中值得借鑒和研究的東西來和陽西二中的同行們交流嗎?想到這些,我決定將本學期我在備考全國高考新題型——短文改錯時的一些做法作為我的授課內(nèi)容,盡管這可能會遭遇“冷場”的風險。

  很快就到了我們前往陽西二中的日子,一路上雖然有點緊張情緒,但更多的卻是那份因為還原“真實課堂”的坦然。還記得那是圣誕節(jié)的前一天,當我面帶微笑,拿著準備好的學案、教案等走進陽西二中高三(11)班課室時,聽到的是學生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滿眼望去都是學生們期待的眼神?!翱?,這是來自珠海特區(qū)的老師”,我聽到有同學在下面小聲談論著?!疤貐^(qū)的老師”,從學生的言語中我既聽出了滿心的期待,也聽出了一些緊張和顧慮。這些言語似乎在告訴我:我與他們的老師是不同的,“特區(qū)”代表著英語教學水平發(fā)達地區(qū),我的上課的內(nèi)容和節(jié)奏,他們會不會跟不上呢?

作者:許春     責任編輯: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