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民進(jìn)藝苑  >  文學(xué)

盧琪峰:梅花魂

發(fā)布時間:2015-07-23  來源:民進(jìn)福州市委會

放大

縮小

屹立在閩江公園望龍園的氣節(jié)碑

  題記:梅花不畏嚴(yán)寒,傲霜斗雪,高風(fēng)亮節(jié),象征著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百折不撓、堅貞不屈的精神。梅花魂就是中華民族之魂。

  在福州閩江公園望龍園“明月清風(fēng)”景觀旁邊,立著一座石碑,碑身已經(jīng)有些磨損,但碑上的文字依舊清晰可辯:“榕之南有村曰新道村,村有烈女周梅皋,年21歲。本年四月倭寇陷榕,遭獣兵所迫,抗節(jié)投江,貞烈殉難,視死如歸,誠千古艱難之事也。邑人王浩等爰碑其事,永志不忘。中華民國30年12月吉日立……”讀著以上文字,先人周梅皋——伯父未婚妻那可歌可泣的故事又一次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二十世紀(jì)40年代,在閩江堤壩外的祥坂新道自然村即今閩江公園望龍園畔,居住著周梅皋一家人。梅皋父親早逝,哥哥外出謀生,家中僅留下她和母親以及年幼的弟弟一起生活。梅皋姑娘芳齡21,一頭烏黑的長發(fā),扎成兩條又黑又粗的辮子,時常穿一件月白色的衣服,渾身上下散發(fā)著梅花般清逸淡雅的芳香,鄉(xiāng)鄰們都親昵地稱她梅姑娘。由于母親體弱多病,身為長女的梅姑娘便早早地承擔(dān)起家庭的重任,起早貪黑地在江邊茉莉花地里勞作。

  雖然家境貧寒,但梅姑娘清雅高潔、任勞任怨的品行打動了隔堤相望的閩江堤壩內(nèi)祥坂村的曾家二少爺曾道棋。他們早早就訂下婚事,準(zhǔn)備折吉日成婚。曾家是村里的大戶,在村里開酒窖,還在鬧市擁有商鋪,家境殷實。然而,1941年,福州遭日軍侵略第一次淪陷。日寇的槍炮擊碎了福州百姓恬淡和平的生活,也摧毀了曾家的產(chǎn)業(yè)。村民們紛紛背井離鄉(xiāng),四處逃難。曾道棋本想帶著梅姑娘一起逃荒,但是梅姑娘傳統(tǒng)觀念很強,由于還未成婚,更掛念著體弱多病的母親,不愿成行。

  1941年農(nóng)歷四月十六日午后,梅姑娘安頓好病榻中的母親,想到未婚夫道棋臨行前扛來的一袋米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就來到江邊的茉莉花地里采摘花蕾好換些大米回來。閩江北岸水土豐美,日照充足,盛產(chǎn)的“上埔”茉莉花遠(yuǎn)近聞名,是制作茉莉花茶的上好原料。時值兵荒馬亂年代,仍有膽大的商家前來收購。

  前些日子,梅姑娘收到曾家二少爺輾轉(zhuǎn)傳來的一封家書,獲悉他已經(jīng)在族人的幫助下,籍一手好廚藝在上海法國領(lǐng)事館謀得廚師的生計,待局勢平穩(wěn)就回來完婚。想到日夜念掛的未婚夫安然無恙,自己的婚事也將有著落了,梅姑娘的嘴角不由流露出一絲羞澀的微笑。然而,她不知道,此刻,危險正一步一步地向她逼近:

  2時許,6個荷槍實彈的日本兵逡巡著來到堤壩外,聞到茉莉花香,透過綠葉掩映的甘蔗林,望見年輕貌美的梅姑娘,頓生淫心,悄悄地向她逼近,形成一個包圍圈。還沉浸在對幸福憧憬中的梅姑娘這才發(fā)覺自己已經(jīng)身處絕境,只見她甩開辮子,不顧一切地往江邊跑去。前方是滔滔江水,身后是窮追不舍的淫邪的日本兵。眼看就要被追上了,梅姑娘急中生智,抓起地上的土塊朝跑在最前面的日本兵臉上砸去。鬼子放緩腳步停了下來,揉著眼睛“哇啦哇啦”地叫著。趁這當(dāng)兒,梅姑娘拉開和鬼子的距離。

作者:     責(zé)任編輯: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