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祥日記的出版
(題目為編者所加,原題為《欣見兩部日記巨著的出版》)
記得前些年,上海曾經(jīng)出版過陳左高先生的《中國日記略史》一書?,F(xiàn)在我想,如果陳先生要修訂這部書,或者今后有別人再寫類似的書的話,那么,2011年的7月是肯定應該大寫一筆的。因為,就在這個火熱的月份,京滬兩地分別出版了分量特別重的兩部日記巨著——《王伯祥日記》和《夏鼐日記》。
因工作專業(yè)和個人愛好的緣故,我一直對近代人物的日記極感興趣,對日記在文史研究中的重要意義深有體會。我本人也整理出版過《鄭振鐸日記》和整理發(fā)表過趙南公日記、賈進者日記等,對日記整理工作的苦甘冷暖也有所了解。據(jù)我所知,近年來國內(nèi)(包括海峽對岸)出版了很多種日記,其中字數(shù)最多、篇幅最巨的當數(shù)上??萍冀逃霭嫔绯霭娴摹扼每蓸E日記》,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最后出完。《竺可楨日記》對研究中國高等教育史(尤其是浙江大學史)、中國自然科學史等等具有非常重大的價值,只是對我這樣的文學、史學研究者來說,用處就不是太大。相對說來,近年出版的、也特別厚重的《顧頡剛?cè)沼洝贰ⅰ逗m日記》,我派的用場就多一點。
此次問世的《夏鼐日記》和《王伯祥日記》,對我而言,喜歡的程度絕不下于《顧頡剛?cè)沼洝泛汀逗m日記》。因我專門研究鄭振鐸、錢鐘書等人,而夏、王二位正是鄭振鐸、錢鐘書的好友和同事?。?/p>
夏鼐,世界著名的考古學大師,是我國在國際上知名度最高的社會科學家之一。美、英、德等七個外國的最高學術機構,分別頒發(fā)給他榮譽學術稱號(人稱“七國院士”)。他和鄭振鐸是老鄉(xiāng)(都出生在溫州)和校友(先后在同一所中學讀書),但鄭比夏大12歲。他們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才認識,忘年之交,但一見如故。鄭振鐸被任命為新中國的第一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時,就極誠懇地邀請夏鼐出任文物局文物處處長。鄭在給夏的信中說,“此非一人之私愿,實國家文物百年大計之所系也”。但夏當時想留在浙江大學工作。鄭對夏說,那“不如主持全國考古大計之對國家民族更有貢獻也”。夏在鄭反復動員下終于決心北上,但流露了不想去文物局而想去剛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工作的意思。鄭又給夏寫信,說只要夏北上,在哪工作他都沒意見。“科學院方面,考古工作亦將進行。最近一二年,也許不過‘少試其技’;到了三五年之后,工作一定可以大為展開?!笨梢娻嵧耆菑膰沂聵I(yè)出發(fā)考慮問題,毫無個人私利夾雜其間。巧的是,后來當科學院郭沫若院長等籌備成立考古研究所時,又請鄭來兼任所長,于是鄭便提議夏當副所長。
夏鼐后來回憶說,他去北京向鄭報到時,又吞吞吐吐地提出不當副所長,專搞研究。鄭卻笑著對夏說:“不用提了。黨這樣重視我們,信任我們,我們還能推辭嗎?你是知道的,我也是生平不慣做行政事的人,現(xiàn)在還當這里的局長呢!”聽到這席話,夏深受感動,低下頭來。從此,他再也不提辭去行政職務的事了。夏當鄭的得力助手,忘我地工作;鄭對夏極為關懷,在最后一次出國訪問前還逼著夏住院療養(yǎng)。誰料鄭先生出國途中因飛機失事而去世,夏悲痛萬分地寫了悼文。在鄭去世一年后,夏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夏鼐后來取得那么偉大的成績,是與鄭振鐸的幫助和激勵分不開的。在夏鼐日記中,生動地記載著他和鄭先生的交往。
夏鼐和錢鍾書同齡。他們是清華大學的同學。有一則廣為流傳的“佳話”,說當年錢、夏與吳晗在校園內(nèi)被合譽為“清華三才子”。還有人再添上一個朱湘(又有人則加上一位張蔭麟),說他們被合譽為清華“文學院四才子”云云。其實那都是后人編造或“追認”的“口碑”。今從夏鼐詳盡的日記中,根本找不到夏、錢當年有過接觸的任何記載,相反倒是反映了夏當時在校內(nèi)尚寂寂無聞。在夏的日記中最早看到錢的名字,已是1949年。那一年他讀了錢的《談藝錄》,寫下極其精彩的評語。尤其是夏對孟郊的一句詩的看法與錢不同,提出新解。人所周知,夏并不以研究古典詩文名世,誰也想不到他竟有極高的悟性和鑒賞能力??上У氖牵倪@一見解當時并未發(fā)表,錢也一直不知道,否則說不準會被采入《談藝錄》增訂本中的,我以為。
夏和錢的交往,始于解放后同在科學院工作時?!拔母铩鼻跋?,他倆由郭院長帶隊,曾同赴山西昔陽大寨等地參觀考察?!拔母铩焙螅嫌瓉砹烁髯匀松蛯W術的金色年代,曾相偕同赴意大利作學術訪問,轟動西方學界。夏日記中對這些有非常詳盡的記載。特別是1980年代,他倆同時在毫無預知的情況下被任命為中國社科院副院長,當時他倆怎樣在胡喬木院長面前尋找理由百般推辭,又怎樣在胡高超的思想工作下只好接受的過程,別人寫的文章已經(jīng)有過了,但再精彩、再詳細也沒有夏老自己的日記寫得生動和真實。夏事后還寫幽默詩一首,奉贈錢“學長”,“兼以自嘲”,并寫有有趣的自注。人們從來就沒聽說夏會寫舊體詩,此詩亦從未發(fā)表,極為珍罕。夏鼐日記中這類亮點俯拾皆是。
夏鼐日記從1930年至1985年,除了“文革”前期有幾年缺少外,基本保存完好。今其學生、子女歷時十年辛苦整理,由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分成十大冊出版。在它問世前,消息透露,即引起學界高度期待。我曾去溫州講學,當?shù)匚幕缗笥丫投家阎耸?,紛紛向我打聽,翹首以盼。書一出來,出版社朱社長即送我一部,真是感激不盡。
而《王伯祥日記》的出版,我還出過一點“微力”(真正微不足道的):多年前,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一位編輯下問于我有何好的出版選題,我即提出最好能出王伯祥日記,并向她介紹了我所知道的該日記的珍貴價值。此事后來一談就成,因為王先生的長子就正是國家圖書館的老研究館員。
我因研究鄭振鐸,早就知道王是鄭一生中最好的朋友之一。王比鄭年長約八歲,王稱鄭“鐸兄”,但鄭卻一直不叫王為“兄”,而笑稱“伯翁”。又是“伯”又是“翁”的,在朋友中叫出了名,大家都這樣叫。他倆從1921年開始,就是商務印書館的親密同事、文學研究會的核心成員。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王在鄭的介紹下又進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即后來的中國社科院文研所,鄭為第一任所長)工作。兩人情誼久經(jīng)考驗。在日寇占領上海的恐怖年頭,鄭隨時準備獻身,曾將密封的遺囑親手交給王保存。抗戰(zhàn)勝利后搞民主運動時,鄭常到王家,并派王的子女請同住在弄堂中的魯迅夫人許廣平過來密談要事。1958年聞知鄭犧牲時,王聲淚俱下,寫了建國后唯一的一篇白話文章《悼念鐸兄》。這些,在王的日記中都有記載。
我怎會知道王伯祥有日記,并知道它的重要價值的呢?那是因為我的好友、北大商金林教授修訂《葉圣陶年譜》時,在王先生后人的支持下查看了王的日記,從中摘錄了大量極其珍貴的記事,在這些記事中往往也寫到鄭振鐸,彼時我也正在修訂《鄭振鐸年譜》,便從已出版的《葉圣陶年譜》修訂本中轉(zhuǎn)錄有關史料。當然,王的日記中如果只寫到鄭而沒寫到葉,商兄也就不會記,那我也就沒辦法。所以,我是特別希望也看看王先生日記的??上胰瞬辉诒本矝]法去王家看。但我僅僅根據(jù)《葉圣陶年譜》中看來的王先生日記的部分摘錄,就一舉解開了現(xiàn)代文學史研究中長期懸置的兩個重要的疑團。
一個疑團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鄭振鐸流亡歐洲,后來他是什么時候回國的?此事又牽涉到鄭何時恢復主編《小說月報》,和巴金的成名作《滅亡》(1929年1至4月連載發(fā)表)究竟是誰當《小說月報》編輯給予發(fā)表的問題。葉圣陶晚年回憶(許是別人代寫的),說鄭是1929年2月回上海的,而恢復《小說月報》主編則是5月間。而巴金還特地寫了《我的責任編輯》一文,認定發(fā)表其《滅亡》小說的責任編輯就是代理主編《小說月報》的葉。我以前根據(jù)一些資料推斷,鄭至遲在1928年10月就已回滬了,1929年的第一期《小說月報》肯定已是鄭所編的。今見王伯祥日記明載:1928年6月8日下午2時,鄭回到上海;同年9月3日,鄭恢復編《小說月報》,葉即調(diào)回國文部。事實于是完全清楚。但有人竟還想維護巴金講的“佳話”,硬說1928年9月直至第二年4月仍可能還是葉在代鄭編雜志。他是不是以為,當年資本家管理的商務印書館編譯所,也是像現(xiàn)在他所在的“事業(yè)單位”一樣人浮于事呢?
我解開的另一個疑團是,巴金和魯迅的第一次見面究竟是在什么時候?巴金自己記不清楚。查了《魯迅日記》后,巴金一會兒說是1933年4月6日,一會兒說是1933年秋天,一會兒又說是1934年8月5日,而有人居然還稱贊說這“極可反映他態(tài)度的認真嚴謹”。一些研究者對此也各有各的說法,有人則干脆說這件事是考證不出來的。而巴金提到的1933年4月6日,《魯迅日記》只有極簡略的記載:“三弟偕西諦來,即被邀至會賓樓晚飯,同席十五人?!边@15個人,除了魯迅日記中明確可知的魯迅、鄭振鐸(西諦)、周建人(“三弟”)外,黃源后來說還有茅盾、葉圣陶、陳望道、郁達夫、洪深、謝六逸、夏丏尊、徐調(diào)孚、傅東華、胡愈之,即共寫出13人,還有2人未明。黃源而且還特別寫了一句:“巴金當時不在上海,沒有被邀”(黃沒說自己參加了這次宴會)。而茅盾后來也寫出一個12人的名單,即比黃源所說的少了謝六逸、夏丏尊,卻加上了黃源,還有3人未明。由于這次聚會是研究討論1930年代著名的大型文學月刊《文學》雜志的創(chuàng)刊之事,這是一件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非常重要的大事,因此這個會議名單也是非常值得搞清楚的。
極其幸運的是,這一天王伯祥也有日記:“散班后赴會賓樓振鐸、東華、愈之之宴,到十五人,擠一大圓桌,亦殊有趣也。計主人之外,有喬峰、魯迅、仲云、達夫、蟄存、巴金、六逸、調(diào)孚、雁冰、望道、圣陶及予十二客。縱談辦《文學》雜志事,兼涉諧謔,至十時三刻乃散。”于是,我們終于確切無疑地知道了:一、巴金第一次見魯迅,是在1933年4月6日。二、那天關于創(chuàng)辦《文學》的會,參加的十五個人是:魯迅、鄭振鐸、茅盾、葉圣陶、胡愈之、王伯祥、陳望道、郁達夫、謝六逸、徐調(diào)孚、傅東華、周建人、巴金、施蟄存、樊仲云。茅盾、黃源都記錯了好多。
出席的人中,不僅有當時初出茅廬的巴金(有研究者曾斷言巴金沒資格出席創(chuàng)刊《文學》的會),而且居然還有施蟄存,這是后人怎么也想象不到的。連親自參加此會的茅盾后來也沒能提到施,施本人后來也從未提起過。須知,這是一個討論將在上海新創(chuàng)刊《文學》月刊的會,而施當時則正在同地主編著一個大型文學月刊《現(xiàn)代》!可見,鄭振鐸等人的胸襟是何等坦誠,毫無文壇上常見的“文人相輕”“同行相妒”的所謂“競爭意識”“保密觀念”。王伯祥日記說這次會“兼涉諧謔”,巴金也曾回憶說那天魯迅非常愉快,話說得最多。但時過不久,10月間,魯迅與施蟄存之間就發(fā)生了激烈的筆仗,魯迅甚至痛罵施為“洋場惡少”。以前,我一直覺得魯迅的態(tài)度也不好,反擊好像有點過度。但看到王伯祥這則日記,想到不久前魯迅、施蟄存(他們也應該是第一次見面)曾經(jīng)杯盞交錯,魯迅曾經(jīng)那樣心情愉快,就有所憬悟。又看到同年11月18日《朱自清日記》記:“振鐸謂施蟄存有告《文學》密說,其事甚奇?!本透鹕钏剂恕?/p>
僅從上述數(shù)事,即可知王伯祥日記的價值又何等珍貴了,也可知研究文化名人的日記對于我們的文史研究是多么必要了!
王先生一生為人處事低調(diào)。在而今“大師”帽子滿天飛的年頭,年輕人知道王先生的卻很少。其實他治學嚴謹,著述豐富,對歷代典章制度、地理沿革、文學發(fā)展、名物訓詁和版本目錄等學問,造詣很深。1930年代,他在開明書店主編的《二十五史》,鄭振鐸稱頌為“扛鼎之作”;隨后他又主編了《二十五史補編》,茅盾也稱頌為“扛鼎之作”。其他都不說,僅舉這兩個“扛鼎之作”,王先生即為不朽矣!他還有不少遺著生前一直沒有問世,如近年影印出版的他批注的《書目答問補正》,北大教授朱天俊即贊嘆道:“先生用娟秀而流暢的行書寫成眉批、校注題記、跋語文字,宛若繁星灑落在字里行間,朱墨交替,瀟灑自如,于細微處見精神。伯祥先生讀書之認真,做學問之刻苦,令人崇敬?!背霭孢@樣的文化老人的日記,誰曰不宜?
起先,國圖出版社郭社長說,書出來后可送我一部。其實當時他并不清楚王伯祥日記的篇幅之巨,原來竟有141冊又3附冊之多!從1924年到1975年,除了“文革”期間停記了幾年外,基本完整。(而1924年以前的日記,可恨毀于日軍侵略炮火,不然就將保存文學研究會早期幾年極珍貴的史料?。┯捎谡碇`抄校對的工作量實在太大,而且也容易出錯,家屬和出版社最后商定采用全部影印的辦法。對于研究者而言,影印也確實是最好的。不過,影印本精裝有44巨冊之多,而印數(shù)又不到百套,定價便每部要二三萬元。(那就連社長、責編自己也得不到樣書了。)這對一般的研究者來說,是買不起的。近時,我赴臺灣開會,與彼岸的研究者談到《王伯祥日記》的出版,他們也十分興奮,但聽到售價,也不免咂舌。他們正商量著幾個單位合買呢。但無論如何,《王伯祥日記》的問世,是大有利于學術研究的!
夏鼐先生和王伯祥先生家屬將先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公諸于世,華東師大出版社和國圖出版社不惜花費巨金精心出版,都是值得我們深深感謝的!